昨天晚上,儿子放学回来就对妻子说:“妈,也给我生个二胎吧,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了。要不到时候只有起自己养活你们。”听后我很无语。
前些时看到一篇文章说,六零后是最幸运的一代。说是躲开了三年自然灾害,避开了上山下乡,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,赶上了大学毕业后的国家分配政策,分配后单位里有福利房,等等。但是却没说赶上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、赶上了延迟退休。计划生育政策,让我们这些六零后和七零后们终生只有一个孩子。虽说如今政策放宽了,但是我们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,还能再生二胎吗?不能了,除了再次结婚,女的还不能是高龄妇女。
我国从1980年起就实施了“一对夫妻一个娃”的新的计划生育政策,那时大街小巷或是贴满或是用涂料写着“计划生育利国利民””男女都一样,只剩一个好“的宣传字样,有些墙上还划着多子并不多福的警示画,甚至一些村庄路边的墙上还有这样的宣传标语:“该扎不扎,房倒屋塌;该流不流,扒房子牵牛”、“该引不引,诛连六亲”等。那时节,计划生育政策已纳入宪法,谁敢违反真是没好日子过。当官的会被摘掉乌纱帽,平头百姓会被拘留好好学习。
逐渐的,这一政策就像弹簧能松动了,尤其在农村,你向乡政府或镇政府交一笔罚款,就可以生二胎了。政策像是橡皮筋,有钱了就可以给你松一松。对于没钱的人就别去想二胎,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养活一个孩子有多不容易。过去一个工人每个月三十多元钱的工资养活七八口人,而如今三百多元也养活不了自己。那时的万元户都是人人羡慕的对象,而如今百万富翁在人们眼里也不稀奇了。但是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、通货膨胀率日益高涨的今天,百万富翁也是少数人。人们收入的增长率,永远赶不上物价的飞速增长。过去听说的国民党时期“背一麻包钱,买一斤盐”的现象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。因而,计划生育政策对有钱人来说是无所谓的事。有钱了生个十胎八胎也能养活。没钱了一胎也养活不住。
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,好的方面来说是控制了人口膨胀,延缓了“地球大爆炸”。但是,这样一来的恶果,也日益显现出来。第一人口出现负增长,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。老的下去了,小的还没长成。第二,造就了失独家庭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,谁能保证自己的这一个孩子会茁壮成长成为一棵栋梁呢?没人能保证,而这失独家庭的悲苦社会能负责到底吗?再说如果生下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一家都高高兴兴;如果生下一个有这样那样的毛病,这不是一个家庭永远的悲哀吗?虽然也提醒人们优生优育,但谁能保证生下来就是优质呢?
多年前有一作家曾写报告文学《中国的小皇帝》剖析了计划生育政策给社会造成的多种问题。那时代的关键词是:“四二一综合征”——男女双方的父母一共六个人天天围绕这一个孩子转。过去孩子多没精力去每个都多关照,而如今只一个孩子。孩子就像是小皇帝,打不得骂不得,孩子就是大人的掌上明珠,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手里怕掉了“。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以此提醒有关人士去关注。
因而说第三,这政策不利于独生子女的茁壮成长,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,性格孤僻、不合群自我意识太强,容易长生自私自利的毛病。同时也增加了独生子女一代人的负担。夫妻俩要赡养四个老人,抚养两个孩子。
身为六零后的我,也与许多六零后的人们有同样的经历和同样的困惑与感慨:“现在的我们都是姊妹几个,我们的父母有什么事了,姊妹几个轮流照顾父母,但是等我们有什么事了,我们又都只有一个孩子,那时如果孩子因为多种原因无法照顾我们,我们该咋办?”靠政府,政府靠得住吗?我们六零后眼看着快要退休抱孙子了。谁知道哪个窑厂出的砖渣们,研究出来了一条延长我们的退休年龄的利国不利民的政策。想想将来,我们还是幸运的一代吗?我们该是最不幸的一代!那时我们还能靠得住谁?